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巴厘島舉行了三個多小時的重要會晤。11月26日上午,澳門城市大學察哈爾中心舉辦了“習拜會後的中美關係走向”小型線上研討會,來自澳門,內地和北美的一流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他們包括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海國圖志研究院院長陳定定,美國瓦爾普萊碩大學政治學教授林至敏、美國西東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主任汪錚博士、美國內華達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蒲曉宇等。澳門城大-察哈爾中心執行副主任,王建偉講座教授在開場致詞時首先介紹了察哈爾中心的成立和發揮作為澳門公共外交重要平臺作用的初衷。他指出“習拜會”是拜登執政後中美元首的首次面對面接觸,對中美關係今後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習拜會”是否意味著中美關係的“拐點”已經到來?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能否落地?中美能否確立指導兩國關係的原則?明年中美關係是否面臨一個“機會視窗期?” 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重大問題。
與會嘉賓圍繞這些問題各抒己見,分別從元首外交的作用,國內政治和民意的影響,結構和認知因素的制約等多個層面發表了引起思考,給人啟迪的洞見。研討會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近60位學者和學子線上參與。持續三個多小時的研討內容豐富,提問踴躍,討論熱烈。研討結束後與會者紛紛向組織者表示這是一次成功的研討會,大家獲益良多,希望城大-察哈爾中心利用其特殊區位優勢,多辦這類主題研討會。
